肖恩·布莱特(Sean Bryant)前天在雅虎财经频道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(标题如上),列举“7类贬值最多的产品”,其中就包括了钻石珠宝。
这篇文章显然是针对消费群体写的,认为钻石珠宝(成品)的加价率在300%-1000%,也就是3倍到10倍左右,因此(消费者)如果拿去卖掉的话,会发现自己的所得远低于“成本”(即当初买它的价格)。
文中引用了一家名为Diamind Pro的机构。我们查了一下,它的创始人叫Ira Weissman,2010年之前做钻石批发为主,2009年创立了一个叫Truth About Diamonds(关于钻石的真相)的网站,2014年改名为Diamond pro(钻石专家)。
据Ira的合伙人、目前的CEO Michael Fried所述,两个人在钻石行业干了二十多年,感觉“很不是滋味”(原文:letf a bad taste in our mouths),所以后来干脆就投身于“帮助消费者了解行业真相”这件事情上了。所以Diamond pro现在的主要工作,就是做一些信息披露,以及咨询服务等等。
图源:Diamond pro
相比雅虎财经,Diamond pro讲得更多的是钻石(裸石)的价值与变现,而不是钻石珠宝。
他们针对线下和线上的零售做了区分,认为线下店铺成本高昂,所以单就钻石来讲的加价率当然是很高的。相比之下,线上店的加价率就比较有限,比如类似James AIIen、Blue Nile这样相对实惠一些的线上品牌店,裸钻的加价率大概在18%左右。
所以综合地看,如果消费者从零售端买到一颗钻石,再把它拿去卖掉的话,基本上得到的回报是20%-60%。
图源:Diamond pro
当然了,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讨论钻石回收还能值多少钱的问题,而是想就“钻石能够保值增值”的宣传简单说几句。
零售市场上曾经有这么一句话:“今年你花5万就能买到的这颗钻石,明年要花5.5万,所以你这颗石头增值了”。
对于“买了,不卖”的群体来说,确实会感觉自己省钱了(如果零售价一直上涨的话),这是一笔很好的“投资”。只不过人们会更希望了解这个价格是怎么构成的,想知道商家有没有过多的、不合理的溢价。
但对于“希望卖掉保本和赚钱”的群体来讲,上面那句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概念,因为只要稍微有点儿商业常识,就知道处于供应链的末端是几乎不可能通过回收来获益的,除非能找到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替代你做下一个接盘侠。
某些时候,商家(比如某些平台)确实可以帮你找到一个人,花更多的钱买下你要回收的东西,从而让你获益。
但由于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、行业越来越平面化,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,没人愿意这么做(除非你的产品有很强的品牌背书),因此你无法通过再销售(resale)这个产品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。
所以,当消费者兴冲冲地想以5.5万卖掉手中的这颗石头时,发现人家只愿意出一两万,于是就出离愤怒了:“这就是一个骗局”。
很多年来,一部分从业者犯了一个根本的错误,就是向消费者做宣传的时候,将“钻石的高价值”扭曲成了“保值增值”,并做了过度的渲染。或许他们觉得,消费者和商家一样,都是人,都喜欢赚钱,所以让他们看到“保值增值”,就有利于自己销售。
至于对方是“买了不卖”还是想“卖掉保本和赚钱”,高喊保值增值的商家并不关心。毕竟钻石买到手了,能有几个人还想着卖掉赚钱呢?
于是时间一久,尤其在经济下行、现金为王、人人捂紧口袋的时候,那个“伪概念”就被戳破了,发现自己无法通过回收赚到钱的民众高呼“骗局”,并在媒体的裹挟下向钻石行业发起舆论冲击。
或许在人们一开始创造出伪概念的时候,已经注定了这个结果。
所幸的是,现在我们已经很少看到在C端宣传保值增值了,而更多的是关于钻石的稀有性、美感、承诺、可持续发展的宣传。Rapapor确实讲了很多关于“resale value”(再销售价值)的事情,不过针对的是业内批发商和零售商。
雅虎财经为什么会刊登那篇文章,我们不得而知,毕竟财经频道更喜欢淡赚不赚钱的事儿。但对于钻石行业的零售层面来说,讲保值增值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。钻石作为一类情感属性很强的消费品,更需要的是在情感层面的输出,而不是几块钱买进卖出的宣传。
来源:钻石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