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而言之,寄售就是供应商允许自己的客户(通常是代销贸易商或零售商)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自己提供的产品,然后根据实际销售的结果进行结款和退换货。
早在2002年,Rapaport就曾经有过一篇关于寄售模式的评论文章,里面清楚地讲述了寄售在天然钻石及珠宝行业,尤其是零售商圈子里的适用性。时任珠宝贸易委员会(JBT)主席NathanielEarle认为,寄售本质上是零售商的免费融资。
2015年4月,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专文,其中以较大篇幅提到了寄售的模式,并认为即使在线上贸易迅速发展的当下,寄售也是钻石及珠宝贸易的核心模式之一,因为零售商需要评估每一件昂贵的产品。
当然,上述文章也开诚布公地提到了寄售的代价,比如零售商需要缴纳一定的押金、结款时需要支付大概5%-10%的溢价等等,但这种模式整体上讲对代销商和零售商比较友好,使得他们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库存和现金流。相比直接买断来说,一部分商家会选择寄售。
寄售的压力基本都在供应商身上,他们需要承担类似卷货逃逸、欺诈、私自换货、多层寄售、客户破产等风险。关于这部分内容的细节,诸位可以参考2021年LoganMoore的一篇文章,题目是4RisksofUsingaJewelryMemo,此处不做赘述。
然而尽管存在风险,不少供应商还是愿意采用寄售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,并且在某些状况下,供应商只能采用寄售的方式操作。比如在市场和价格波动比较大的时候,一些零售商不愿意自己囤货,所以如果上家不采用寄售模式,他们可能根本不会考虑合作。
最近的一个例子,是Tenoris在二月市场报告中提到的数据:
2023年2月,美国专业珠宝商所持有的天然裸钻中,有超过20%是通过寄售方式获得的。而2022年全年的寄售平均占比为17.8%。
培育钻石的情况也是类似,上述同样群体所持有的培育裸钻中,2月份的寄售率为21%左右。
因此可以看到,在目前批发价格波动较大、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,零售商对于自己的库存管理十分谨慎(这和之前Rapaport的月报内容相吻合),因此一部分供应商“被迫”采用寄售模式合作。
那么寄售模式对于培育钻石行业而言是不是一件好事呢?
2021年10月1日,线上刊物JewelerMagazine曾经发表过一篇署名为ArabellaRoden的评论文章,针对当时培育钻石火热的发展状态表达了一些观点。文章中引用了来自知名分析师EdahnGolan的一句话:
很多产品都以寄售的方式进行供货,批发商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。
我们都知道EdahnGolan的研究重点定位在美国,当时美国的培育钻石市场已经占据了全球80%以上的份额。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,寄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当然,寄售的达成需要以谨慎考量为基础,不然某些商家会钻法律的空子、某些零售商会“不那么重视”以寄售模式获得的产品等等。这些现象在钻石行业也曾经多次发生(并依旧正在发生),因此供应商对寄售客户的审核也是慎之又慎。
中国的培育钻石行业有寄售模式吗?肯定是有的,但目前的规模还有限。未来,当中国市场出现大批零售商的时候,寄售模式可能会像在天然钻石行业一样发挥重要的作用,为一部分商家提供尝试新产品的勇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