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的18个月里,整个钻石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,不过如果我们要对未来进行展望,就需要考虑几个看似不重要、实则很关键的因素。
01
近因效应的作用
所谓“近因效应”,即Recency Bias,也有翻译成“近期偏差”等等,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。人们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,往往会以最近发生的事件或所处的状态为基础,对未来进行相对盲目的评估。
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,人们会觉得未来的状况将和近期的表现相似。
很明显,钻石行业经常被“近因效应”影响,尤其当近期的趋势“显得很笃定”时,近因效应的作用就更加凸显了。
举个例子,当裸钻需求强劲、市场需求上扬的时候,人们往往会对未来进行过度乐观的预测。然后很多操作就变得过犹不及,导致供大于求、库存过高等等。
同样的道理,当市场需求呈现下滑时,人们就趋向于假设“未来需求还会下降”——这是目前我们行业里很流行的观点。
而Dinesh认为,以近期表现为基础,对未来进行判断的做法,是错误的。在我们做计划和战略的时候,不但要对当下的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,还要考量一些历史背景,才能对未来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——尽管这些信息可能不是很明显。
02
自我修复与平衡
天然钻石是一种独特的“情感产品”,会经常受到经济周期、人类情感和消费者购买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。
在过去的15-18个月里,钻石行业经历了一段自我修复和重新平衡的时期,结局是供应的下降,以及让整条供应管道变得更“轻”。
这种“修复与平衡”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)裸钻供应端的控制。
自从2022年4月全球消费市场出现下滑以来,中游就做出了反应。从2022年6月开始,裸钻供应端(即钻石加工厂)逐步减产,并通过“涟漪效应”引起了对毛坯需求的下降。目前这种供应下降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了,一部分“小产品”(如颗粒较小的,或净度在SI等级以下的钻石)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——即使此时的需求依旧比较少。
2)全球对天然钻石(裸钻)的需求已经触底。
新冠疫情后产生了一股消费热潮,这导致了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。2022年,由于地缘政治的缘故,整个市场开始恶化。各国央行显著提升了利率,有的国家的利率甚至达到了近几十年来的最高点。
不过,类似的举动已经基本结束了,数个经济体的通胀现象已经开始受控,一些国家的利率上调也接近或达到了尾声。在中国,宽松的经济政策正在支持和刺激各种需求的产生。
现在婚庆和馈赠两大板块的负面效应正在减弱,因此全球天然钻石整体需求将逐步修复。
03
采购的变化
珠宝零售商在过去一年半里的采购一直很少,但随着今年年底节假日和婚庆高峰的临近,零售商将很快恢复采购。
从全球范围来看,供应链的效能正在不断提升,比如珠宝线上销售份额的增加、零售商对库存水平的控制等等。这些合理化的行为已经运作了将近两年的时间。
目前较低的(零售层)库存基数,加上临近的婚嫁高峰和节假日,都将带动下半年零售商补货的需求。
上述的所有因素,最终都将对天然钻石的需求起到稳定作用。目前这些因素被隐藏在悲观的情绪之中,而悲观本身就来自前面说过的“近因效应”。这种心理让很多即使身处业内的人也无法看清“迷雾后的基础因素”,从而无法对未来做出判断。
如果我们仔细地审视已经发生的事情,会明白这是一个从“过剩”到“再平衡”的、符合逻辑的过程。行业自我修复的过程很痛苦,一个又一个需求在等待重启,从而引起未来的行业复苏。